2025年2月炒股配资股票配资,石药集团的注射用西罗莫司(白蛋白结合型)纳入突破性疗法,适应症为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。
关于西罗莫司与mTOR
西罗莫司(雷帕霉素)是一款mTOR抑制剂,最初用于预防肾移植受者的器官排斥反应,在移植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这种药物通过一种独特的机制发挥作用,在协同刺激激活和细胞因子驱动的通路中发挥作用,即抑制一种多功能丝氨酸-苏氨酸激酶——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(mTOR)。
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(mTOR)是一种蛋白激酶,它通过控制细胞代谢、分解代谢、免疫反应、自噬、细胞存活、增殖和迁移来维持细胞稳态。mTOR信号在调节翻译、脂质合成、核苷酸合成、溶酶体生物发生、营养感知和生长因子信号传导方面起着核心作用。新出现的证据表明,由于mTOR及其复合物(mTORC1和mTORC2)或上游靶点发生突变、扩增或缺失,导致mTOR通路持续激活,这与衰老、神经系统疾病和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。
展开剩余73%你可以把mTOR想象成手机里的“智能省电模式”,但它管的不是电量,而是细胞的生长、吃喝、繁殖和自我清理!这个叫mTOR的蛋白质,在我们身体里就像个“总司令”,指导细胞何时生长(如伤口愈合期间的快速增殖),何时储存(如营养丰富时合成脂肪和蛋白质),何时清理(如清除细胞废物以保持健康),或何时减速(如营养不足时让细胞慢下来)。但问题是这个“管家”一旦抽风,身体就会出大事!
如果mTOR一直处于“亢奋状态”(比如基因突变、营养过剩、某些药物刺激),细胞就会疯狂生长、囤积垃圾、拒绝自噬,最终可能导致衰老、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。许多恶性肿瘤,包括肾癌、乳腺癌、胰腺癌和脑癌,都与异常的mTOR信号有关。
西罗莫司是第一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批准针对晚期成人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的治疗药物。现在发现对某些癌症、罕见肿瘤(如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)也有效。
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(PEComa)是一类罕见的肉瘤,其来源细胞不明确。PEComa可能出现在几乎任何身体部位(通常是子宫、腹膜后、肺、肾、肝、泌尿生殖系统和胃肠道,女性占多数),并且可能具有侵袭性临床病程,包括远处转移并最终导致死亡。
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患者福音!39.7个月超长缓解!
2024年,《临床肿瘤学杂志》发表了西罗莫司(白蛋白结合型)在晚期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患者中的II期试验(AMPECT)结果,34例晚期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患者接受治疗,并取得惊人的治疗效果:12例患者肿瘤显著缩小,其中2例完全缓解(CR),中位缓解持续时间(mDOR)达39.7个月(超3年),中位总生存期(OS)53.1个月!
典型案例
一名65岁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(PEComa)患者,肿瘤破裂后多次复发。接受白蛋白西罗莫司治疗1年后,检查显示病灶近乎消失。
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西罗莫司均为口服制剂,传统口服西罗莫司需通过肠道吸收,大部分药物被代谢浪费。注射用西罗莫司(白蛋白结合型)克服了传统口服制剂的局限,实现了西罗莫司的注射给药,绕开肠道吸收,且无需激素预处理,采用特殊技术将西罗莫司包裹于人血白蛋白中,克服口服制剂无法向靶部位递送足够浓度药量的缺点,有望实现治疗mTOR信号通路驱动的一系列疾病。
结语
从肾移植到抗癌先锋炒股配资股票配资,西罗莫司的“华丽转身”展示了药物再利用的智慧。而这种将西罗莫司包裹于人血白蛋白中的特殊技术,正如一位精准的“药物快递员”,让曾经无法抵达战场的弹药,终于命中靶心。对于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患者,39.7个月的超长缓解不再是梦,而对于整个抗癌领域,这或许只是mTOR抑制剂远征的开始。
发布于:北京市金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